CuNi10Fe1Mn(CuNi10Fe)白銅
CuNi10Fe1Mn(CuNi10Fe)白銅
牌號:CuNi10Fe1Mn(CuNi10Fe)
代號:2.0872標準:DIN
●CuNi10Fe1Mn化學成分
銅 Cu:余量
鎳 Ni①:9.0~11.0
鐵 Fe:1.0~2.0
錳 Mn:0.5~1.0
碳 C:≤0.05
鉛 Pb:≤0.03
硫 S:≤0.05
錫 Sn:—
鋅 Zn:≤0.5
其他總和:≤0.3
注:①包括0.5%以下的鈷。
CuNi10Fe1Mn(CuNi10Fe)白銅 古時云南所產(chǎn)的白銅也zui有名,,稱為“云白銅”,。
[4]
CuNi10Fe1Mn(CuNi10Fe)白銅 至遲在公元4世紀時,云南已有大量的白銅開采和生產(chǎn),。
在云南省會理至今仍有銅和鎳的共生礦,這為白銅的冶煉提供了原料,。
《漢書》記載:“犍為郡西南朱提山出銀”,,且有“朱提銀八兩為(王莽時所訂的銀兩單位)”之說,。
但據(jù)現(xiàn)dai考察,朱提山(今四川宜賓西南)產(chǎn)銅,、鎳而不產(chǎn)銀,,“朱提銀”可能就是鎳白銅。
CuNi10Fe1Mn(CuNi10Fe)白銅 目前公認的我國(也是上)zui早的白銅記載,,見于公元4世紀時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南中志》卷四,。
文中記道:“螳螂縣因山名也,出銀,、鉛,、白銅、雜藥,。
”螳螂縣治所在今云南巧家老店鎮(zhèn)一帶,。
這里富產(chǎn)銅礦,而鄰近的四川會理出鎳礦,,兩地間有驛道相通,,從資源上看,可以肯定螳螂縣所出白銅為鎳白銅,。
這是有關鎳白銅的zui早可靠記載,。
CuNi10Fe1Mn(CuNi10Fe)白銅 這些歷史記載說明我國云南省很早就生產(chǎn)白銅,但那時是由含銅和鎳的礦石直接煉制白銅,。
我國冶煉白銅的歷史很長,,沒有煉得純的金屬鎳。
云南出產(chǎn)的砒礦,,即現(xiàn)在礦物學上所說的“砒鎳礦”,。
1929年,王琎曾分析過我國一古代白銅文具的化學成分,;證明其中含有6.14%鎳,,62.5%銅以及少量錫、鋅,、鐵,、鉛等。
CuNi10Fe1Mn(CuNi10Fe)白銅 我國古代制造的白銅器件,,不僅銷于國內各地,,還遠銷國外。
踞考證,,早在秦漢時期,,在新疆西邊的大夏國,便有白銅鑄造的貨幣,含鎳達20%,,而從其形狀,、成分及當時歷史條件等分析,,很可能是從我國運去的,。
唐宋時,中國鎳白銅已遠銷一帶,,當時波斯人稱白銅為“中國石”,。
大約16世紀以后,中國白銅運銷到各地,,博得了廣泛的贊揚,,它經(jīng)廣州出口,由英國東印度公司販往歐洲銷售,。
英文“Paktong”或“Petong”一詞就是粵語“白銅”的音譯,,其含義是來自中國的白銅,也就是指產(chǎn)自云南的銅鎳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