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電廠循環(huán)水排污水排污量"/>
品牌: | 天環(huán)凈化設備 |
顏色: | 綠色 |
產地: | 江蘇常州 |
單價: | 58000.00元/件 |
發(fā)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fā)貨 |
所在地: | 全國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fā)布時間: | 2023-12-18 09:35 |
最后更新: | 2023-12-18 09:35 |
瀏覽次數(shù): | 281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lián)系我
|
循環(huán)水排污水占全火電廠濕冷循環(huán)機組外排水量的70%以上,,是火電廠全廠廢水零排放處理中重要的一環(huán),。針對電廠循環(huán)水排污水排污量大、含鹽量高,、含有阻垢劑,、成分復雜的特點,,電廠一般采用預處理(軟化+混凝+澄清)結合深度除鹽(超濾UF+反滲透RO)的回用處理工藝。目前,,已投運的循環(huán)水排污水處理系統(tǒng)為增強澄清池混凝澄清效果,,通常需要tigao絮凝劑和助凝劑的加藥量,但會增加出水中有機大分子的含量,,進而增加后續(xù)膜系統(tǒng)被高分子有機物污堵的風險,,而被高分子助凝劑污堵的膜幾乎無法通過清洗手段恢復。研究表明,,電絮凝反應形成的絮體與傳統(tǒng)化學混凝相比強度更大,、結構更緊實,更適合作為循環(huán)水排污水預處理工藝,?;诖耍狈侥?×200MW燃煤機組熱電廠采用“電絮凝-高效澄清池+高效纖維過濾器+浸沒式超濾+反滲透”工藝,,對循環(huán)水排污水進行深度脫鹽處理后淡水回用作鍋爐補給水和冷卻塔補充水,,少量的濃水則送往灰場噴淋和脫硫制漿。該工程利用電絮凝替代傳統(tǒng)化學藥劑混凝法,,與高效澄清池聯(lián)合應用于電廠循環(huán)排污水預處理環(huán)節(jié),,節(jié)省了藥劑成本,強化了混凝澄清效果,,tisheng了出水水質,,有效減輕了后續(xù)膜系統(tǒng)污堵的風險,具有良好的示范意義,。
電絮凝-高效澄清池作為循環(huán)水排污水預處理系統(tǒng),,承載軟化、混凝澄清的功能,,其出水水質是影響后續(xù)“雙膜”系統(tǒng)正常運行,、清洗周期和使用壽命的關鍵因素。合理設計電絮凝-高效澄清池系統(tǒng)運行參數(shù)尤為重要,。
1.3.1 電絮凝反應池
電絮凝反應池采用與高效澄清池合建的方式,,作為循環(huán)水排污水處理系統(tǒng)進水的反應池。電絮凝裝置置于反應池內,,陰,、陽極板外接直流穩(wěn)壓電源,,從而使其極板間形成穩(wěn)定的電勢差。在電勢差的作用下,,電子發(fā)生轉移,,陽極鐵板氧化溶解,生成大量的Fe2+/Fe3+離子,,這些Fe2+/Fe3+離子在弱堿性來水中經水解和聚合反應后,,形成一系列多核羥基絡合物,終形成?-FeOOH,。羥基絡合物作為凝聚劑,,吸附能力較強,通過吸附架橋,、網(wǎng)捕和壓縮雙電層等作用吸附,、聚集污染物而形成絮體,達到去除懸浮污染物的效果,。
電絮凝反應池共設4組并聯(lián)連接的電絮凝極板(圖2),,極板為鐵材質。各組極板與電源的連接方式均為單極式,,極板間距為30mm,,默認定時倒極時間為20min。正,、負極板間放置感應極板,,使得該裝置兼具單、雙極連接方式的特點,,即電壓低,、電極電流分布均勻、設備緊湊高效,。電絮凝反應池水力停留時間為15~30min,,電流密度可跟蹤進水liuliang實現(xiàn)按比例調節(jié),彌補因liuliang變化導致反應時間過長或不足的缺點,,從而保證反應充分,、水中解離Fe2+/Fe3+濃度穩(wěn)定。
高效澄清池對原水水質,、水量變化沖擊適應能力強,,具有體量小、效能高的特點,。電絮凝反應池出水加NaOH調整pH值后直接流入高效澄清池,再投加碳酸鈉進行軟化,、絮凝,、澄清,,實現(xiàn)對原水總硬度、總堿度和濁度的高效去除,。高效澄清池凝聚區(qū)水力停留時間為3.5min,,絮凝區(qū)水力停留時間為11min,清水區(qū)表面負荷7m3/(m2?h),,污泥回流率為4%,。
2、系統(tǒng)調試與運行
2.1 電絮凝反應池運行狀況
在1套高效澄清池投運的條件下,,電絮凝反應池進水liuliang為150m3/h,,進水pH值約為9.02,化學需氧量(COD)約45mg/L,,初始電流密度
由圖3可知:當電絮凝電流密度由3.80A/m2上升至4.87A/m2時,,出水濁度由2.57NTU迅速降至1.21NTU,濁度去除率由69.1%增至85.6%,;當電流密度大于5.96A/m2時,,出水濁度值趨于平緩且小于1.0NTU,濁度去除率穩(wěn)定在90%左右,。
由圖4可知:絮凝池污泥沉降比隨電流密度的增加呈逐漸下降趨勢,,且當電流密度為8.12A/m2時,絮凝池污泥沉降比為26%(符合小于30%的運行規(guī)程要求),。這是由于隨著電流密度的增加,,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濃度增加,污泥沉降性能tisheng,,沉降比隨之下降,。該電廠二期中水預處理澄清池系統(tǒng)聚合鐵投加量為8.0mg/L,助凝劑投加量為0.4mg/L,,絮凝區(qū)污泥沉降比為15%~20%,,明顯低于本電絮凝-高效澄清池系統(tǒng)絮凝區(qū)污泥沉降比(26%)。這是由于一方面本系統(tǒng)未投加助凝劑,;系統(tǒng)運行初期,,受限于回流污泥量不穩(wěn)定、沉降性能不佳等因素,,回流污泥尚未起到強化絮凝的效果,。可通過連續(xù)運行改善污泥性能后緩慢tigao污泥回流比,,來強化絮凝沉淀效果,。
為考察不同電流密度下的電流效率,通過計算實際與理論鐵離子溶出速率之比,,獲得電流效率,,計算結果見表2,。根據(jù)法拉第公式,理論鐵離子溶出速率公式為
式中:v為理論鐵離子溶出速率,;m為一定電流下溶出鐵的質量,,mg;t為通電時間,,min,;I為通電電流,A,;M為鐵的摩爾質量,,55859mg/mol;Z為單個鐵原子轉移電子數(shù),,該系統(tǒng)為2,;F為法拉第常數(shù),96485C/mol,。
由表2可知:電流效率隨電流密度升高而上升,;當電流密度大于5.96A/m2時,電流效率達到90%以上,,并于7.04A/m2時電流效率達到高,,為91.06%;當電流密度為8.12A/m2時,,電流效率略有降低,,這可能是由于水中高含量的氯離子在陽極放電,消耗了部分電流,。